第七十章 新兴投资的成立与困境
第七十章 新兴投资的成立与困境 (第1/2页)“我们不急着投资,今年主要是积蓄实力,也就是多走多看,多积累项目。
我总有种预感,整个互联网的泡沫太大了,迟早会破。无论是美股还是国内的这些互联网公司,他们本身的价值是有限的,但是价格却标的很高。
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但互联网本身是有价值的,它会在各个领域颠覆传统行业,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那些可以颠覆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企业,然后投资他们。
等到泡沫破掉之后,我们就可以出手了。”
在吴世强回国之前,周新和他进行了一次战略性的对话,关于回国之后要做什么。
周新没有直接告诉吴世强,你帮我去找到杰克马和Pony马,反正无脑投资他们的企业就完事了。
鹅厂和阿狸摆在那里,又不会跑掉,周新不急着投资他们。
他打算让吴世强先依靠自己,去发掘他觉得有潜力的互联网企业。
1999年可以说是华国风险投资的元年,从这一年开始,海外资本开始大规模登陆华国。
也许是这些海外资本提前得到了华国最终会加入WTO的消息,也许是华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某个阶段。
IDG、红杉资本、晨兴资本、淡马锡、软银中国,这些后世在华国互联网行业大名鼎鼎的风险投资机构们,都是在1999年进入的华国。
也是这一年,吴世强回到华国后,在燕京的国际贸易中心租了两间办公室,然后通过关系把公司牌照办了下来,新兴投资在华国正式挂牌成立。
当时中国尊、京基100、金融街中心这些后世鼎鼎大名的金融类写字楼要么没有开始建,要么只有一個规划。
之所以选择燕京而不是申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集中在中关村,申海那边的互联网企业很少。
陆家嘴很出名,但是申海的互联网行业确实乏善可陈。
吴世强在回国之后,去申海跑了两次,分别把他对申海两家比较大的互联网企业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发给周新。
申海青鸟和华升计算机。
周新只回了他一句话:“这些都是ToB端的互联网企业,没有太多投资价值。”
然后想了想之后又回了第二封邮件:
“ToB端的互联网企业1999年在华国死路一条,并不是说这些企业技术不行,而是没有需求。这个年代大部分民营企业,甚至是国有企业没有这个需求,更没有要搞信息化的意识。
他们没有意识到互联网能够成为生产力的助力,甚至能够成为生产力本身。
当下考虑投资互联网企业,只需要考虑ToC端的企业,用户数、用户增长速度和用户留存率是我们最关心的三件事,至于他们能不能赚到钱,这不重要。”
吴世强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好的互联网企业轮不到他,像搜狐、新浪这种已经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压根不会给他机会聊。
即便吴世强背后是周新,问题是周新一直在硅谷活跃,在华国只有名气没有影响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