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文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铭文看书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给自己挖坑

第一百四十八章 给自己挖坑

第一百四十八章 给自己挖坑 (第1/2页)

产学研同样是一个很老的话题,华国对于产学研从863计划开始到其他的重点专项计划,给高校拨的科研经费也不在少数。
  
  从百分比来看不是一笔小数目。
  
  虽然华国互联网上存在部分言论,认为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和转化价值。
  
  实际上华国在制造业上能够实现突破,和这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分不开关系的。
  
  可以说中间的转化效率差,资金利用效率差,很多资金被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地方,这套申请课题的机制有大量可以优化的地方都没有问题。
  
  以华国的新能源产业为例,在01年的时候科技部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计划,当时定下了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三纵三横”的技术路线。
  
  该计划中被拆解成一个个细分的课题分散在各个高校,其中申海交大化工学院的第一个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正来源于这个计划中的一个项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后来交大持续在该领域进行研发,包括06年的863项目是“全氟离子交换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该技术在山东东岳集团成功实现了产业化。
  
  后续在该领域16年的时候和比亚迪、中聚电池联合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关键技术也顺利实现了产业化。
  
  从交大化工学院在锂电池领域的研发成果可以很明显看出,产学研是有成果产出的。
  
  因此说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和转化价值就纯属张口就来了。
  
  只是区别在于,阿美利肯的高度金融化,让他们的高校研发成果很容易找到投资,进一步实现产业化,科技推动的作用更加明显和直接。
  
  而华国的这套玩法,则需要国家层面把项目分配下去,分配下去后,高校科研人员即便有成果,对他本身的激励和阿美利肯相比远远不足。
  
  真正一线的研发人员和成果产出方享受到的相关红利太少,周新在和国内博士同学交流时,他们普遍反应的问题。
  
  “先生,关于产学研,我是这样考虑的,如果半导体产业园最后定在申海,那么我们以申海高校为试验区,探索一套更加完善和合理的产学研结构。
  
  在我看来,良性的产学研结构,一定是能够让科研人员充分享受到他本人科技成果带来的好处。
  
  如果只讲荣誉,荣誉又无法带来物质世界的好处,那么这种激励手段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很难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现阶段的环境决定了,政府层面要做的事情太多,而钱太少,因此我们很难一次性把一线科研人员的待遇提高到位。
  
  因为包括科研人员、公务员、没有自己盈利能力的国企央企,这些靠财政拨款的薪酬体系,如果打破这一体系,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所以之前的各种人士下海经商潮,我同样是鼓励的,去市场中去闯一闯没有什么不好的。
  
  只是我希望科研人员是发挥他们在科研上的能力,获得财富作为回报,现实情况里下海的科研人员们极少是靠科研成果。
  
  关于这一块我的思考是,进一步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对于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做好蛋糕的分配。
  
  企业和学校共同研发了某项专利,该专利市场化运营后,能够为企业每年带来一千万的收入,这一千万收入企业和学校平分。
  
  那么该项目的主要研发人员,可以以某个价格买断该成果。
  
  我知道买断成果的不一定是研发人员,有可能是企业借助研发人员的名义去买断专利,但是他们需要借助研发人员的手,同样需要给研发人员好处。
  
  该机制运营之后,在信息流通下,高校的教授们会意识到专利卖给公司他们亏了,他们会尝试着自己买断专利,然后和企业一起运营,同时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站在我的角度,我只需要把规则制定好,在规则下给一线科研人员更多的蛋糕和空间,针对具体的运行情况做好动态调整,市场会自动达成平衡。
  
  只是我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我不太可能随时都盯着这一块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只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或者很不好的效果,才会传到我的耳朵里来。
  
  有的时候身处高位有好处也有坏处,当年我在电子工业部的时候,反而觉得自己能够做一些实事。
  
  越往上走,感觉整个人越务虚,即便知道这样不好,位置决定了现在很难去一线做一些事。
  
  所以我能给你的也只有政策优惠了,其他的我也给不了你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我有一剑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万古神帝 帝霸 人道大圣 万道龙皇 陆娇谢云瑾 剑来